- 醫療資訊 -
老年憂鬱症

⭐️~老年憂鬱症~⭐️
 
    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定義,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14%者為高齡社會,達20%為超高齡社會,台灣預估今年(2018)老年人口將達14%,已經進入高齡社會。老年人口中,憂鬱症的發生率約15%,女性比例較男性高,而喪偶、獨居、慢性疾病、行動不便、社交隔絕者,更容易得憂鬱症。一般人常誤認老年人的憂鬱症狀是老化的正常現象,而容易被忽略,也因此常常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與關心。

    青壯年人罹患憂鬱症時,常會用言語表達心情低落、有負面想法,且影響到生活工作層面,較容易被察覺;而老年人的憂鬱症大多以身體不適來表現,如:頭暈、食慾不振、身體疼痛、胸悶、腸胃不適、失眠、容易疲勞等來呈現,也會造成記憶衰退、認知功能變差及反應遲鈍,所以也常被誤認為是失智症。臨床上較容易辨識方法為:老年憂鬱症患者,有能力但卻不想去做,時常抱怨自己記不住、做不到;而失智症患者能力已經減退但卻不自覺,時常堅持要去做,卻做不來。

    家屬可用檢查身體或治療腦神經衰弱等說法,將患者帶至診間讓身心科醫生評估診治,抗焦慮和抗憂鬱藥物的治療效果通常是令人滿意的。照顧者除了敦促服藥外,要維持長輩的正常生活作息、鼓勵參加社交活動、學習新事物,多外出走走,子女兒孫多陪伴,傾聽長輩的心聲及關懷等,也對病情有很大助益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開心診所 賴仲秋醫師